校本課程是新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對應,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具體措施。隨著新課程進入深化時期,為了更好地推進課程改革,付窩小學根據(jù)本校的實際情況,大力開發(fā)實施校本課程,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
付窩小學的校本課程以學生需要為指向,以教師自主為操作手段,以學校特色發(fā)展為個性平臺。教師自主探究、開發(fā)的校本課程主要有以下幾大類:1、文化藝術類課程:朗誦、電腦繪圖、舞蹈、樂器、美術等等。2、生活技能實踐類課程:手工制作、剪紙、植物栽培等等。3、體育技能類課程:武術、體操、田徑、球類等等。4、科技發(fā)明類課程:航模、電腦網(wǎng)絡、天文地理觀測等等。學校45周歲以下的教師都根據(jù)自己的特長開設一門校本課程,每周五下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為全校統(tǒng)一的校本課程上課時間。每到上校本課程的時間,學生們都興致勃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己所報的班中。張麗老師的剪紙課,帶領一幫心靈手巧的孩子剪出了美好的生活;劉濤老師的朗誦課,讓學生在快樂中鍛煉了口才;楊新勝老師的武術課,讓學生強健了體魄,學會了健身與防身;單連香老師的地理觀測課,讓學生認識了偉大的祖國,了解了多彩的世界……付窩小學的校本課程不但發(fā)展了學生的特長與興趣,也受到了家長與社會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