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聞中心
010-60294863
新聞中心
- 河北商貿學校大廳文化設09-13
- 中國學校文化建設大趨勢07-26
- 學校文化建設應遵循的2206-09
- 沈陽中醫(yī)院學校校園文化05-24
- 學校辦學特色應該體現(xiàn)在11-17
- 滁州城市職業(yè)學院校園文08-14
- 校長怎樣建設校園文化?08-10
- 如何提升教室的聲學舒適08-05
- 學校家具應如何設計?08-05
- 校園景觀文化|山東公路技07-14
校園亞文化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作者:金火炬時間:2019-01-23 16:45:02來源:佚名 點擊量:0
高校校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其中高校校園文化包括商校主流文化和高校亞文化。大學生自身思想的不成熟等因素,校園文化中的高校亞文化有了漸趨平庸化、世俗化的趨勢,這極大的影響了大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通過對高校亞文化出現(xiàn)的問題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本文提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重構德育體系等應對措施,以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及其校園文化的和諧發(fā)展。
一、高校校園亞文化概念的界定
深入了解高校校園亞文化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把高校校園亞文化的概念搞清楚,只有對高校校園亞文化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才能充分明白高校校園亞文化中不良亞文化出現(xiàn)的原因以及尋求應對高校不良亞文化的對策。以下是通過對高校校園亞文化的概念,高校不良亞文化的分類、特點及其研究高校校園亞文化的意義的表述,來充分界定高校校園亞文化?!?nbsp;
(一)高校因亞文化的特征
高校亞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時代的變遷以及自身的發(fā)展變化,它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社會性。高校亞文化是社會文化中的一個亞文化群體,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往往與現(xiàn)存的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政治經濟體制、倫理價值觀念等相適應,它呈現(xiàn)出時代特征。
變遷性。高校亞文化不是靜止不動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遷,高校師生員工的客觀需求和主觀愿望發(fā)生變化,會導致亞文化的變遷。
自發(fā)性。一般情況下,高校亞文化不是由社會預先規(guī)定的,也不是由高校正式組織設定的,而是在高校內部自發(fā)形成的,是一種“自由文化”。
復合性。任何一種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高校亞文化也是一樣,是由多種文化復合在一起的,如高校管理文化、教室文化、寢室文化等,都是多種因素的復合體。一般說來,文化復合體是由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組成。
發(fā)展不平衡性。一是維護和支持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二是破壞和反對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阻礙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三是既不支持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也不破壞和反對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繼續(xù)自發(fā)地發(fā)展。
二、高校亞文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形成原因
(一)高校亞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
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高校不良亞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導致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沖突與失范。第二,易造成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價值取向紊亂,道德意識弱化。第三,會誘導大學生形成犯罪人格。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高校不良亞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隨著不良網絡文化的發(fā)展,使得很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使得高校中人際關系商品化、復雜化。第二,一些品味不高,質效不佳,消極頹廢和玩世不恭的人生信條使得校園充斥著不思進取的頹靡之風?!?nbsp;
(二)高校亞文化現(xiàn)存問題的形成原因
1.大學生自身思想不成熟
大學生的年齡多在20歲左右,正是由不成熟邁向成熟的青年期,也是人生的心理過渡期。這個時期所固有的一些矛盾,這些矛盾使大學生難以處理復雜的新舊文化關系。因此,同一意向中的相互沖突和彷徨在大學生中隨處可見,大學生脆弱的心理難以適應社會沖擊所帶來的困惑與陣痛,產生了許多的心理困惑與障礙,從而導致一些浮躁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言行。
2.網絡和影視等媒體的影響
對于大學生來說,了解知識和信息不僅僅依靠家長和老師,更多的是依靠互聯(lián)網、電視、電影來獲取外界信息。目前,網絡、影視等媒體己成為大學生認識外部世界,獲得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因此,網絡、影視等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雖然大多數(shù)影視作品都能很好的表達積極的精神,但也存在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影視文化達到不軌目的,嚴重影響高校亞文化的發(fā)展,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不成熟,極易受這種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3.學校德育本身存在一定的弊端
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新任務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況,一些高校的德育工作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第一,重智育輕德育、“一手硬、一手軟”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第二,德育工作不適應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不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第三,方法與手段滯后,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另外,一些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教書育 人、為人師表的要求存在著一定差距,職業(yè)道德還亟待提高,德育隊伍建設和保障措施不夠有力,經費投入等措施不到位等,也是問題產生的重要因素。
![\](http://www.willie-mccovey.com/uploadfile/2019/0123/20190123045629344.jpg)
三、解決高校不良亞文化的對策
面對高校不良亞文化對校園文化和大學生自身意識的影響,只有采取積極措施,認真研究新情況,提出新思路,解決新問題,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重構德育體系。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落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精神。要積極營造崇尚科學、嚴謹求實、善于創(chuàng)造、具有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良好校園風氣,扎實開展師德教育,制定完善師德規(guī)范,嚴格師德管理,加強教師思想品德和學術道德教育。
第一大力發(fā)展校園主流文化,充分發(fā)揮學生社團、學生會、黨團組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努力體現(xiàn)主流文化的時代性,把握校園特色,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
第二引導和培育積極健康的亞文化。一是要努力發(fā)掘校園亞文化的積極因素。對于那些符合時代發(fā)展方向,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良好個性培養(yǎng)和健全人格塑造的校園亞文化要大力弘揚,讓其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二是要加強對中性亞文化的引導,將主流文化滲透到中性亞文化中去,大力對中性亞文化的改造。三是要努力改造、合理疏導不良亞文化??梢詫Σ糠植涣紒單幕F(xiàn)象實行“個案化引導”,引導不良亞文化向健康亞文化方向發(fā)展。
(二)重構德育體系以此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質
校園出現(xiàn)的課桌文化、廁所文化,還有短信文化中的黃段、網絡文化的虛擬性和流行文化的超前消費行為等低級校園亞文化,使校園精神文明受到嚴重污染,嚴重阻礙大學生的人文和思想素質的提高。對于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各高校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強大學生的“三觀教育。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只要能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有徹底才能說服人。要用科學的理論幫助大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正確立場、觀點和方法。
第二,運用反映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F(xiàn)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信息傳播、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努力利用科技進步成果,并把它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提高高校德育的現(xiàn)代性、時效性和有效性。
(三)高校要完善各種咨詢服務
大學時代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大學生群體處于人生的青年期,這個時期正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并逐漸走向定型之時。但同時他們仍處于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fā)展過渡階段、我們必須要有敏感的、準確的認識,進而予以必要的引導,而引導的關鍵則在于完善各種咨詢服務。
首先要完善各種咨詢服務。學校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fā),給予學生更為貼心的關愛。其次需要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咨詢隊伍,提高咨詢人員的基本素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學生向高校咨詢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后,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通過提倡大學生牢記校訓、學唱校歌、佩戴?;?、使用校標及請校友做報告等形式,激勵大學生熱愛學校,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一、高校校園亞文化概念的界定
深入了解高校校園亞文化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把高校校園亞文化的概念搞清楚,只有對高校校園亞文化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才能充分明白高校校園亞文化中不良亞文化出現(xiàn)的原因以及尋求應對高校不良亞文化的對策。以下是通過對高校校園亞文化的概念,高校不良亞文化的分類、特點及其研究高校校園亞文化的意義的表述,來充分界定高校校園亞文化?!?nbsp;
(一)高校因亞文化的特征
高校亞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時代的變遷以及自身的發(fā)展變化,它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社會性。高校亞文化是社會文化中的一個亞文化群體,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往往與現(xiàn)存的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政治經濟體制、倫理價值觀念等相適應,它呈現(xiàn)出時代特征。
變遷性。高校亞文化不是靜止不動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遷,高校師生員工的客觀需求和主觀愿望發(fā)生變化,會導致亞文化的變遷。
自發(fā)性。一般情況下,高校亞文化不是由社會預先規(guī)定的,也不是由高校正式組織設定的,而是在高校內部自發(fā)形成的,是一種“自由文化”。
復合性。任何一種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高校亞文化也是一樣,是由多種文化復合在一起的,如高校管理文化、教室文化、寢室文化等,都是多種因素的復合體。一般說來,文化復合體是由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組成。
發(fā)展不平衡性。一是維護和支持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二是破壞和反對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阻礙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三是既不支持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也不破壞和反對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繼續(xù)自發(fā)地發(fā)展。
![\](http://www.willie-mccovey.com/uploadfile/2019/0123/20190123045733563.jpg)
二、高校亞文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形成原因
(一)高校亞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
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高校不良亞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導致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沖突與失范。第二,易造成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價值取向紊亂,道德意識弱化。第三,會誘導大學生形成犯罪人格。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高校不良亞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隨著不良網絡文化的發(fā)展,使得很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使得高校中人際關系商品化、復雜化。第二,一些品味不高,質效不佳,消極頹廢和玩世不恭的人生信條使得校園充斥著不思進取的頹靡之風?!?nbsp;
(二)高校亞文化現(xiàn)存問題的形成原因
1.大學生自身思想不成熟
大學生的年齡多在20歲左右,正是由不成熟邁向成熟的青年期,也是人生的心理過渡期。這個時期所固有的一些矛盾,這些矛盾使大學生難以處理復雜的新舊文化關系。因此,同一意向中的相互沖突和彷徨在大學生中隨處可見,大學生脆弱的心理難以適應社會沖擊所帶來的困惑與陣痛,產生了許多的心理困惑與障礙,從而導致一些浮躁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言行。
2.網絡和影視等媒體的影響
對于大學生來說,了解知識和信息不僅僅依靠家長和老師,更多的是依靠互聯(lián)網、電視、電影來獲取外界信息。目前,網絡、影視等媒體己成為大學生認識外部世界,獲得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因此,網絡、影視等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雖然大多數(shù)影視作品都能很好的表達積極的精神,但也存在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影視文化達到不軌目的,嚴重影響高校亞文化的發(fā)展,大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不成熟,極易受這種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3.學校德育本身存在一定的弊端
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新任務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況,一些高校的德育工作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第一,重智育輕德育、“一手硬、一手軟”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第二,德育工作不適應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不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第三,方法與手段滯后,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另外,一些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教書育 人、為人師表的要求存在著一定差距,職業(yè)道德還亟待提高,德育隊伍建設和保障措施不夠有力,經費投入等措施不到位等,也是問題產生的重要因素。
![\](http://www.willie-mccovey.com/uploadfile/2019/0123/20190123045629344.jpg)
三、解決高校不良亞文化的對策
面對高校不良亞文化對校園文化和大學生自身意識的影響,只有采取積極措施,認真研究新情況,提出新思路,解決新問題,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重構德育體系。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落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精神。要積極營造崇尚科學、嚴謹求實、善于創(chuàng)造、具有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良好校園風氣,扎實開展師德教育,制定完善師德規(guī)范,嚴格師德管理,加強教師思想品德和學術道德教育。
第一大力發(fā)展校園主流文化,充分發(fā)揮學生社團、學生會、黨團組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努力體現(xiàn)主流文化的時代性,把握校園特色,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
第二引導和培育積極健康的亞文化。一是要努力發(fā)掘校園亞文化的積極因素。對于那些符合時代發(fā)展方向,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良好個性培養(yǎng)和健全人格塑造的校園亞文化要大力弘揚,讓其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二是要加強對中性亞文化的引導,將主流文化滲透到中性亞文化中去,大力對中性亞文化的改造。三是要努力改造、合理疏導不良亞文化??梢詫Σ糠植涣紒單幕F(xiàn)象實行“個案化引導”,引導不良亞文化向健康亞文化方向發(fā)展。
(二)重構德育體系以此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素質
校園出現(xiàn)的課桌文化、廁所文化,還有短信文化中的黃段、網絡文化的虛擬性和流行文化的超前消費行為等低級校園亞文化,使校園精神文明受到嚴重污染,嚴重阻礙大學生的人文和思想素質的提高。對于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各高校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強大學生的“三觀教育。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只要能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有徹底才能說服人。要用科學的理論幫助大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正確立場、觀點和方法。
第二,運用反映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F(xiàn)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信息傳播、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大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努力利用科技進步成果,并把它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提高高校德育的現(xiàn)代性、時效性和有效性。
(三)高校要完善各種咨詢服務
大學時代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大學生群體處于人生的青年期,這個時期正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并逐漸走向定型之時。但同時他們仍處于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fā)展過渡階段、我們必須要有敏感的、準確的認識,進而予以必要的引導,而引導的關鍵則在于完善各種咨詢服務。
首先要完善各種咨詢服務。學校要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fā),給予學生更為貼心的關愛。其次需要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咨詢隊伍,提高咨詢人員的基本素質。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學生向高校咨詢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
最后,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通過提倡大學生牢記校訓、學唱校歌、佩戴?;?、使用校標及請校友做報告等形式,激勵大學生熱愛學校,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 上一篇:校園文化 走向普遍
- 下一篇:“雕塑天下”還是“天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