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五月天尤物不卡_伊人婷婷五月综合_av无码免费看_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01/新聞中心

每周焦點

010-60294863

成功案例

每周焦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每周焦點 > 內容

文化需要傳承和創(chuàng)新

作者:金火炬時間:2019-01-16 17:16:25來源:佚名 點擊量:0

       在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中,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名校固然令人羨慕,可是缺乏文化祖蔭的新建校、合并校,或者建校歷史不長的年輕校,也不必妄自菲薄。這些學校缺乏歷史積淀不等于自身沒有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或許更能“輕裝上陣”,自由大膽地創(chuàng)造特色。
      總的說來,無論是哪所學校的文化建設,都要因地制宜、因校而異、因人而異,處理好物質與精神、外顯與內隱、傳承與創(chuàng)新等幾組關系,扎實地走好如下“五步”。
1、物質文化打基礎
    物質文化屬于學校文化的表層現象,是校園文化空間物態(tài)的外顯,是學校文化的物質載體之一。新建學校在規(guī)劃設計時,校長作為領導小組成員之一,應提前介入,事先策劃,這就像自己購房裝修一樣,所選擇的視覺風格、物料材質等需要與設計師進行多番溝通,達成共識。
       然而,現在很多學校的物質文化往往不是校長所能參與、決定的。新建學校的項目負責人多是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辦事員,由誰擔任新建學校的校長,在竣工之前仍然是一個未知數。退一步講,校長到任之后還是可以有所動作的,這里設計一個“小品”,那里安排一條“長廊”,讓學校里的每一面墻壁都說話,應不難做到。
2、制度文化添內力
       制度文化集中反映了教育規(guī)律和領導者的管理理念,是學校有意識選擇的結果。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是師生必須遵循的準則,具有強烈的規(guī)范性、組織性、秩序性。制度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關鍵在于做好新舊制度的妥善過渡。
       新制度的形成,要排除舊制度的干擾、抵制和消解,這就要求學校從實際出發(fā),對原有制度進行排摸,保留一批、廢止一批、改造一批,最后在此基礎上出臺一批新制度。制度文化的建立,關鍵在于執(zhí)行,不能讓它們躺在匯編材料中睡覺。全校師生應該一視同仁,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學校文化積極、健康、向上的標志之一。
3、精神文明鑄品牌
       相較于物質文化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學校的哲學與靈魂,是學校文化的最高層次,主要包括師生共同愿景、價值取向等。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信念,那么肯定過得渾渾噩噩。如果一所學校沒有明確的辦學目標、發(fā)展愿景、“一訓三風”、發(fā)展規(guī)劃作為指引,同樣會迷失方向,素質教育的實施就可能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每一任校長都應該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就辦學目標提出發(fā)展愿景,并與時俱進地賦予校訓新的內涵,據此制訂合理的發(fā)展規(guī)劃,引領全體師生向前邁進。那種換一任校長就換一種精神文化的做法,是萬萬不可取的。
4、活動文化創(chuàng)特色
      中小學校的教育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歸結為“活動”,而活動屬于學校的行為文化范疇。不僅一所學校不能缺席“活動”,而且每個活動都應做好策劃,并一脈相承。學校活動取得好效果固然理想,現實卻往往囿于教師資源等因素的限制,我們只能突出重點,做精做強,建立長效機制,培育品牌文化。
       例如,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qū)的“洛東兒童畫”教育品牌。20世紀90年代源于鄉(xiāng)村美術教師沈永政的執(zhí)著與熱忱,加之學校的支持,他被評為“浙江省小學美術特級教師”,學校也被國家文化部授予“民間繪畫的搖籃”稱號,推動了“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xiāng)”形成。
5、課程文化顯活力
       如果說活動文化是“初級階段”,那么課程文化就是“高級階段”。課程的本質是文化,學校教育一旦形成了屬于自己的課程文化,其所開設的國家、地方、校本課程都將打上了鮮明的學校烙印,教育教學目標的達成就會事半功倍。
眼下很多學校開設的“社團”其實不是“課程”,充其量只能算“活動”。學校要形成屬于校本特色的課程體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組織人員編一本校本教材并不難,難的是如何運用校本教材,促進校園文化的形成和提升,再由此提升學校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走好上述“五步”,并非亦步亦趨,機械而上。我們要抓住“物質、制度、精神、活動、課程”五個關鍵詞,統籌考慮,整合推進??傊痪湓?,學校文化建設需要我們扎實地走好每一步路。
\


相關鏈接:

精品展示

?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3519號